28天打造“随州速度”,却遭遇“假国企”? 百亿空天项目背后的招商迷局丨鱼眼·观察
近日,据界面新闻报道,一家名叫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中心”的机构,涉嫌假冒国资委旗下事业单位,旗下公司在今年一月初与湖北随州签约了158亿元的空天科技研发项目。
8月23日,羊城晚报记者致电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称项目正在处理中;前期负责该项目的随州市青春化工工业园管理办公室表示,他们只负责前期协调沟通,目前项目仍在推进中;关联企业在企查查等平台留的联系方式均未能拨通。
百亿项目被寄予厚望
《随州日报》报道,2025年1月,随州市政府与西安航投未来能源公司(实为“西安航投未来能源产业链管理有限公司”)签约,总投资158亿元的中嘉空天科技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落户随州高新区。据介绍,项目用地2500亩,全面建成后营收超300亿元,目标是形成千亿级规模的空天产业集群。同时,项目从洽谈到签约用时28天,创造了重大项目落地的“随州速度”。
在签约后,随州市高新区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指挥长的中嘉空天科技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指挥部,并下设综合服务、要素保障、环境协调、征地拆迁四个专班,瞄准今年4月份正式开工建设。
中嘉空天科技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当时负责的随州市青春化工工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春满介绍,在2024年12月项目洽谈期间,就同步启动了项目选址、土地征收等工作。
羊城晚报记者致电随州市青春化工工业园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负责前期的沟通协调和土地征收,不负责审查资质。目前,该项目已由其他部门管理,据他们所知,项目仍在推进中,已于近期开工。
记者查询发现,项目还在推进中,8月5日,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中标该项目的10.2亿元一期一标段总承包工程。一期二标段、三标段也发布了招标公告。
实控公司为假国企
然而,这一超百亿的项目背后竟然是一家“假国企”。
据界面新闻,西安航投未来能源公司背后指向的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中心”,而该机构已被市场监管部门标注为“涉嫌假冒,已立案调查”。羊城晚报记者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公布的下设机构中,未能找到相应机构。
展开全文
工商信息显示,西安航投未来能源产业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法定控制人为杨震虎,企业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股权穿透后,该公司由国业创隆(江西)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业创隆”)旗下的华城信隆(广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城信隆”)100%持股,而国业创隆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中心”全资持有。
国业创隆成立于2023年,法定代表人为徐庆辉,企业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直接控制企业29家,涉及湖北、广东、重庆等地。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对外投资超过10家企业,间接投资公司数百家,认缴出资总额上亿元,投资范围涉及租赁、商务服务、交通运输等业务。目前,关联公司的联系方式均未能拨通。
据澎湃新闻报道,国业创隆登记机关江西上饶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几个月前曾接到关于国业创隆的举报,核实为虚假后,已发布撤销虚假登记的公告,正处于听证公告程序中。
羊城晚报记者致电江西上饶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不太清楚此事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信息显示,西安航投未来能源产业链管理有限公司股东发生过变更,曾有西安航投未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截至2025年4月10日认缴出资额为1530万元,持股比例为51%,但该公司于2025年6月退出,变更为华城信隆全资持有。股权穿透后,西安航投未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西安市国资委。在与随州合作158亿元项目时,西安航投未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仍参股其中。
24日,记者致电西安国资委,工作人员回复称稍后会与记者沟通,但截至发稿时,仍未能收到回复。
招摇撞骗的“假国企”
继“假院士”后,“假国企”也在利用各地招商引资的迫切心态招摇撞骗。
法律人士分析,“假国企” 利用大型国企下属子公司繁多、股权关系层层嵌套的复杂情况,让人短期内难以甄别其具体身份。在注册资本上,“假国企”往往又很唬人——如本次涉事的西安航投未来能源产业链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湖北中嘉空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看起来值得信任,但实缴资本却寥寥无几。
个别方政府招商引资竞争激烈,则为投资项目大开“绿灯”,在审查项目资质方面似乎有所欠缺。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假国企”层出不穷,但随着“限期实缴制”落地,“假国企”数量呈大幅下降趋势。据企业预警通平台数据,截至2024年11月20日,2024年已公告披露的假冒国企信息为211家,较2023年同期的580家显著下降。
国资委亦高度重视假冒国企问题,2021年起,已经连续三年公布三批共823家假冒国企名单,并于2024年8月上线“假冒国企”举报平台,社会公众可通过该平台对假冒国企线索进行举报。
文丨记者 刘名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