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叙事的幕后推手:宽创国际展厅设计搭建市场部专访
当企业展厅成为品牌形象的立体名片,每一方匠心独运的展示空间背后,都凝聚着无数智慧与巧思。宽创国际市场部作为行业先锋,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创新的营销思维和极致的服务理念,在展厅设计搭建领域屡创佳绩。近日,我们对话市场部总监徐嘉祥,揭开这支团队的成功密码。
走进市场部开放式办公区,墙面的巨型电子屏实时滚动着全球展厅设计动态,工位间不时传来热烈的讨论声。"我们就像品牌与空间的翻译官。"徐嘉祥指着墙上的项目进度表说道,"既要读懂客户需求,更要预判行业风向。"
谈及行业趋势,徐嘉祥目光如炬:"如今的展厅早已突破陈列功能,正朝着数字化、场景化、情感化方向升级。去年我们为某新能源车企打造的智能展厅,运用MR混合现实技术,让参观者通过手势就能拆解电池组,直观感受核心科技。项目落地后,客户品牌传播效率提升了60%。"他拿起桌面上的环保展材模型补充道,"绿色低碳也是不可逆的趋势,我们研发的模块化展具,在某国际环保机构展厅项目中实现90%材料循环利用,搭建周期缩短40%。"
在营销创新方面,市场部构建了独特的"三维传播矩阵"。线上,短视频账号"空间创想家"推出的《72小时极限布展》系列,以纪实手法展现项目从设计到落地的全过程,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突破1500万。"我们将幕后故事变成鲜活的品牌语言。"徐嘉祥展示着后台数据,"通过精准的内容运营,线上咨询转化率提升了55%。"线下,团队将行业展会变为创意秀场,在国际展厅设计博览会上打造的"未来展厅实验室",运用AI交互装置与全息投影,三天吸引超4000名专业观众,现场签约金额达3200万元。
客户服务层面,市场部独创的"全生命周期陪伴体系"成为核心竞争力。"从需求诊断到后期运维,我们提供7×24小时响应服务。"徐嘉祥翻开项目档案,在某百年老字号文化展厅案例中,团队耗时两个月深入企业档案馆,挖掘品牌故事。设计阶段经历12轮方案调整,施工期间更是派驻专项小组驻场,最终呈现的"时光长廊"展区,将传统工艺与数字科技完美融合,被客户评价为"最懂品牌的空间表达"。
高效的跨部门协作是市场部的另一大法宝。"我们与设计、施工团队建立'铁三角'工作模式。"徐嘉祥举例道,在某城市规划馆项目中,三方联合办公45天,通过BIM技术提前模拟施工,将原本需要三个月的工期压缩至两个月,最终项目荣获"中国展览工程金展奖"。
展望未来,徐嘉祥充满信心:"随着元宇宙、AI等技术的普及,展厅设计将迎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将持续深耕市场洞察,以创新为笔,以服务为墨,为企业打造更多兼具商业价值与艺术感染力的空间作品。"
从趋势预判到创意落地,从品牌传播到客户维护,宽创国际市场部用专业与热忱,诠释着空间叙事者的使命。这支充满活力的团队,正以创新为帆,在展厅设计搭建的蓝海乘风破浪,书写新的行业传奇。
评论